新版2025評鑑修正內容(周昌民老師提供)
- 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
本校教育目標為「培育具專業知能、人文素養與創意創新能力之社會中堅人才」,本系所屬之民生與設計學院(以下簡稱民設學院)秉承學校辦學理念,在教學運作上致力推動及落實深化實務課程,以提升教學品質。其中,實務課程是近年來教育部極力推行的革新方案,目的在建立系科實務課程發展機制,縮短技專校院所培育人才學用落差,並確立本系之產業定位發展特色課程,期能提升畢業生就業率。民設學院根據學校中程發展計畫,訂定教育目標有四,分別為:「提供學生完整且高品質的全人教育」、「施行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教學,培養學生專業技能、擁有專業證照,強化職場競爭力」、「培養具備良好素養以及領導者氣質的人才」、「啟發學生自信心,提升職場競爭力與社會責任感」。本系依據校、院之教育目標,訂定教育目標為「培育術德兼備之數位媒體設計人才」、「培養設計、整合、製作及研發能力」、「教導社會責任」、「培養樂於服務社會之精神」。接著再依教育目標擬定學生核心能力、課程設計及課程核心能力指標,作為進行教學設計與學生學習之準則。上述之校、院、系教育目標整理如表1-1-1所示。
▼表1-1-1 本校、院、系教育目標
校教育目標 | 院教育目標 | 系教育目標 |
培育具專業知能、人文素養與創意創新能力之社會中堅人才 |
|
|
系訂學生核心能力指標可視為本系培養學生職能的專業能力指標,本系依照系教育目標與系所特色,予以訂定一套完整的系核心能力指標,做為學生學涯中重要的發展目標。系訂核心能力指標共有5項,包含「文化美學涵養能力」、「設計基礎技能」、「創意思考設計能力」、「團隊溝通與整合能力」、「領導與創業之能力」,內容說明如表1-1-2所示。
-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-UCAN」所使用的職場共通職能、專業職能之分析架構,配合本系學生的優劣勢,以及就業趨勢與產業需求,具體訂出適用於本系學生的五大核心能力。藉由適當課程規劃、師資結構調整與教師實務教學導向等作為,教導學生充實各項核心能力。系教育目標與系核心能力對應如表1-1-3所示。
- 本校、院及系「教育目標」及「核心能力」對照如表1-1-4所列。
編號 | 學生核心能力 | 核心能力說明 |
1 | 文化美學涵養能力 | 課程教導文化美學涵養及實際操作數位科技,引導並培養學生美學涵養、技能及應用軟體工具的能力。 |
2 | 設計基礎技能 | 培養設計與實現創作的執行能力,並將實現成果進行展示與詮釋之能力。 |
3 | 創意思考設計能力 | 掌握基本的設計方法與技巧,激發創意思維,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,進而創造原創的作品並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。 |
4 | 團隊溝通與整合能力 | 訓練學生分組執行專題研究或實作,並獎勵參加校外競賽,透過溝通與團隊分工整合,完成各項專案之能力。 |
5 | 領導與創業之能力 | 透過實驗課、專題製作、及論文研討等課程,訓練學生整合設計與創意之能力。 |
教育目標 | 系核心能力 | 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核心能力一 | 核心能力二 | 核心能力三 | 核心能力四 | 核心能力五 | |
文化美學涵養能力 | 設計基礎技能 | 創意思考設計能力 | 團隊溝通與整合能力 | 領導與創業之能力 | |
培育術德兼備之數位媒體設計人才 | V | V | V | V | V |
培養具備創新思考及實作能力的跨領域設計人才 | V | V | V | V | V |
培養樂於服務社會之精神 | V | V |
▼表1-1-4 本系與校、院之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對照表
單位 | 教育目標 | 核心能力 |
本校 | 培育具專業知能、人文素養與創意創新能力之社會中堅人才。 |
|
民生與設計學院 |
|
|
本系 |
|
|
- 核心能力指標的制定流程內容如圖1-1-1所示,流程步驟敘述如下:(1)以產業需求之就業人才為主軸,建立學校培育學生的校訂能力指標;(2)依據教學核心制定系能力指標;(3)將系核心能力指標與校能力指標建立對應關係;(4)各課程與核心能力建立對應關係;(5)分配課程具備之指標